2結果與分析


2.1 Sprodbtg基因的擴增


本實驗室前期構建的質粒pET28a-prodbtg中目的基因未發生突變,以該質粒作為模板,分別用引物P1、R1和P2、R1擴增基因Sprodbtg.PCR產物進行瓊脂糖凝膠電泳,獲得約為1,100,bp的目的片段(圖1),其大小與Sprodbtg預計大小相符,表明Sprodbtg擴增成功。該基因上游外源加入了一段SD序列及C.glutamicum高效分泌蛋白的信號肽序列ΔS0949,使得prodbtg具有了在C.glutamicum中分泌表達的潛力。

2.2重組質粒pXMJ19-Sprodbtg的構建


將PCR產物切膠回收后用限制性內切酶HindⅢ和BamHⅠ進行雙酶切,后與同樣經過HindⅢ和BamHⅠ雙酶切的質粒pXMJ19連接,然后轉化至E.coli JM109,涂布含氯霉素質量濃度為50,μg/mL的平板。經篩選挑取陽性菌落活化后提取質粒,用HindⅢ和BamHⅠ雙酶切驗證,同時將pXMJ19空質粒用HindⅢ進行單酶切作為對照,結果如圖2所示。空質粒經HindⅢ單酶切獲得約6,600,bp的片段,重組質粒經HindⅢ和BamHⅠ雙酶切獲得約6,600,bp和1,100,bp的兩條帶,其中大片段與空質粒pXMJ19大小(6,600,bp)相符,小片段與目的基因Sprodbtg大小相符,表明Sprodbtg基因已成功連接到表達載體上。


2.3谷氨酸棒桿菌的電轉化及鑒定


提取重組質粒pXMJ19-Sprodbtg并電擊轉化谷氨酸棒桿菌感受態細胞,以空質粒pXMJ19作為對照菌株。涂布于含氯霉素10,μg/mL的LA抗性平板,挑取轉化子酶切驗證。


2.4重組菌的誘導表達


按照1.2.4方法對轉化子進行誘導表達,將誘導48,h后的重組菌株C.glutamicum ATCC13032/pXMJ19-Sprodbtg和對照菌株C.glutamicum ATCC13032/pXMJ19發酵液經TCA沉淀濃縮后進行SDS-PAGE分析,結果如圖3所示。

圖3重組谷氨酸棒桿菌發酵上清液SDS-PAGE分析


泳道1陽性轉化子C.glutamicum ATCC 13032/pXMJ19-Sprodbtg在大約3.8×104處出現1條特異性蛋白條帶,其大小與預測的proD-BTG的相對分子質量一致。泳道2中對照菌C.glutamicum ATCC13032/pXMJ19未見相應目的蛋白條帶,從而初步說明proD-BTG在谷氨酸棒桿菌中被成功分泌表達。


2.5酶原蛋白proD-BTG的酶活力測定


重組菌C.glutamicum ATCC13032/pXMJ19-Sprodbtg表達酶原蛋白proD-BTG經Factor Xa切割后,熒光法測定酶活力,結果顯示BTG活力為(41.23±2.01)U/L。


2.6重組菌C.glutamicum ATCC13032/pXMJ19-Sprodbtg誘導條件優化


2.6.1生長曲線的繪制


重組菌在氯霉素濃度為10μg/mL的MMTG培養基中的生長曲線如圖4所示。由圖4可知:重組菌株4,h后進入對數生長期,14,h后生長減緩,18 h后進入穩定期。


2.6.2誘導時機對目的蛋白proD-BTG表達的影響


取不同誘導時機的發酵液添加Factor Xa并測定重組菌BTG的活力,結果如圖5所示。在培養4 h后進行誘導,目的蛋白在重組菌中表達量非常低;然后隨著菌體密度的增大而進行誘導,目的蛋白的表達量也隨之增加。在培養12 h(A600約為2.2)時進行誘導達到最高酶活力(47.43±2.34)U/L,此時為重組菌對數生長期的中后期,目的蛋白的表達量基本達到最大,之后表達量開始下降,這可能是后期培養基中的營養被大量消耗,缺乏充足的營養用于目的蛋白的合成,因此當培養12,h后開始誘導,為最適的誘導時機。

圖4 C.glutamicum ATCC13032/pXMJ19-Sprodbtg生長曲線

圖5不同誘導時機對proD-BTG蛋白表達的影響


2.6.3誘導時間對目的蛋白proD-BTG表達的影響


如圖6所示,當誘導時間為10——40 h時,目的蛋白的表達量隨著誘導時間的增加而增加,最高達到(54.69±3.35)U/L;而當誘導時間超過40 h后,表達量有所下降,推測可能由于菌體開始進入衰亡期,裂解的菌體釋放出的蛋白酶降解了部分重組蛋白,導致重組蛋白表達量的下降。所以最佳誘導時間定為40 h.

圖6不同誘導時間對proD-BTG蛋白表達的影響


2.6.4 IPTG濃度對目標蛋白proD-BTG表達的影響


IPTG對細胞有一定的毒性,所以加入合適濃度的IPTG,才能使目的蛋白得到高效表達。IPTG濃度在0.01——5.0,mmol/L的范圍內可能對表達產生影響。IPTG濃度對目標蛋白proD-BTG表達的影響如圖7所示。

圖7不同IPTG濃度對proD-BTG蛋白表達的影響


當IPTG濃度為0.4——0.8 mmol/L時,目的蛋白的表達量隨著IPTG濃度的增加而增加,最高達到(55.62±2.34)U/L;當IPTG濃度增大到1.0 mmol/L時,目的蛋白的表達量也能達到最高,但考慮到成本的節約,將0.8 mmol/L作為IPTG的最優誘導濃度。


3結語


本文在前期研究的基礎上,對谷氨酸棒桿菌重組菌株C.glutamicum ATCC13032/pXMJ19-Sprodbtg的發酵條件進行優化。重組菌培養12 h后A600約為2.2時,添加IPTG至終濃度為0.8 mmol/L,誘導40 h.優化后的發酵上清液酶活力由(41.23±2.01)U/L提高到(55.62±2.34)U/L,比優化前提高了約34.90%,,為BTG進一步的高效制備奠定了基礎。


相關新聞推薦

1、?細菌從何而來?共生細菌在掌控人體嗎

2、植物乳桿菌KLDS1.0386的生長曲線及膽鹽水解酶產量(一)

3、功能性寡糖對錦江黃牛瘤胃發酵及微生物生長效率的影響

4、3種水分活度調節劑氯化鈉、葡萄糖和甘油中產氣莢膜梭菌生長曲線繪制

5、什么是球菌感染?疑似球菌1000多是怎么回事?球菌會傳染人嗎